客服咨询

意见反馈

终身学习智能服务
课程
林业碳汇计量方法及双碳管理
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L//
0.0
22
视频
2.6
课时
介绍
目录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用学习对象:从事双碳相关行业的学员,主要内容包括:全球碳循环与森林碳库、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双碳”目标、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与途径四个方面讲授,旨在帮助学员深刻领会林业在“双碳”目标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科学计量森林碳汇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相关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可以了解森林碳库定义与范畴、知晓IPCC系列评估报告的影响作用、掌握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全球碳循环与森林碳库、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双碳”目标、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与途径等相关课程内容。

考核评价

本课程采用线上理论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试题包括单选、判断和多选,重点考核:全球碳循环与森林碳库、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双碳”目标、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与途径四个方面讲授,旨在帮助学员深刻领会林业在“双碳”目标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科学计量森林碳汇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相关知识点。

讲师介绍

详细介绍

【课程背景】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或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从全球碳循环与森林碳库、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双碳”目标、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与途径四个方面讲授,旨在帮助学员深刻领会林业在“双碳”目标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科学计量森林碳汇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讲师介绍】

张国斌,生态学博士,森林经理学博士后,就职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气候处,二级调研员(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聘为《2013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增补指南》主要作者专家,被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聘请为“中国低碳土地利用”项目专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聘请为GEF“中国林业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项目专家。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全球碳循环与森林碳库

(一)气候变化的概述

(二)全球人为活动碳循环

(三)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LULUCF)

(四)森林碳库定义与范畴

第二章  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

(一)森林生态系统碳计算类型

(二)IPCC清单编制指南和项目方法学

(三)碳储量与碳汇量计算

第三章  “双碳”目标

(一)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主要进程

(二)IPCC系列评估报告的影响作用

(三)《巴黎协定》有关“双碳”的条款和各国自主贡献情况

(四)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及“双碳”目标

第四章  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与途径

(一)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草应对气候变化

(三)国家相关政策中关于林业的目标和任务

(四)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五)林草助力双碳目标开展的有关工作

(六)助力“双碳”目标,实施增汇减排行动

林业碳汇计量方法及双碳管理
第一章 全球碳循环与森林碳库

(2443s)

第二章 碳储量与碳汇量估算方法

(1989s)

第三章 “双碳”目标

(1102s)

第四章 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与途径

(1510s)

监督管理单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运营服务单位: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浙大网新软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