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意见反馈
本课程适用学习对象:煤化工行业以及碳排放相关行业的学员,主要内容包括: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煤化工产业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现状,阐述了煤化工产业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碳减排技术趋势预测及建议,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双碳背景下煤化工行业碳排放现状和碳减排路径,明确碳减排关键技术发展及趋势,进而开拓思路、理清脉络,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等课程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可以了解我国煤化工产业实现碳减排的目标的背景及意义、明确煤化工产业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清楚我国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的现状、明确我国煤化工产业实现碳减排的相关技术、了解未来碳减排技术的趋势、知晓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碳达峰目标等课程内容。
本课程采用线上理论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试题包括单选、判断和多选,重点考核: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煤化工产业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现状,阐述了煤化工产业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碳减排技术趋势预测及建议,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双碳背景下煤化工行业碳排放现状和碳减排路径,明确碳减排关键技术发展及趋势,进而开拓思路、理清脉络,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等相关课程知识。
【课程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耗国,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55%以上,用量达28亿吨标煤,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迫在眉睫,必须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煤化工产业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现状,阐述了煤化工产业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碳减排技术趋势预测及建议,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双碳背景下煤化工行业碳排放现状和碳减排路径,明确碳减排关键技术发展及趋势,进而开拓思路、理清脉络,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讲师介绍】
张建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青年科技人才协会副会长。曾担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党委副书记、副系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挂职,2017.9-2019.9)、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获“科学中国人”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称号、2019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入选第七批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9年获得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一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特等奖(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担任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转化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循环流化床高效清洁燃烧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首席技术专家、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化工》和《大氮肥》编委等。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背景
(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国际背景
(二)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要求
第二章 煤化工产业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中国的“能源革命”
(四)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安全
(五)煤化工产业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六)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 我国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现状
(一)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CO2来源及排放量
(二)煤气化减排CO2的优势
第四章 煤化工产业实现碳减排的技术路径
(一)现代煤化工基本工艺流程
(二)现代煤化工的生命周期和CO2排放核算边界
(三)煤化工产业实现碳减排的技术路径
第五章 碳减排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及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建议
(一)我国现有能源体系各系统相互独立现状
(二)碳减排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三)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建议
第六章 结语
321
门课
1579
人报名学习
监督管理单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运营服务单位: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浙大网新软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